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用長鏡觀察 用建築包容

  • 日期:2013-07-12

姚仁喜談藝術建築與自然融入

大紀元 撰文|王文君 攝影|尚銘


  「從一個社會來講,我們有一個集體的潛意識,就是我們有集體的DNA,集體的夢;也許就是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歷史,我們共同分享的東西。如果你能把那個東西提取出來,就會做出一個有很多共鳴的作品。因為它能夠喚醒一個文化的深沉共鳴;而超越文化,還有一個更共同的感覺,不管你是甚麼人,甚麼顏色的人,你都有一個最基本的、人心上的一種共同的東西:佛性。」——台灣著名建築師、兩岸四地建築評委、「大元聯合建築師事物所」創辦人姚仁喜(KRIS YAO)。


  很多學建築的學生,他們在學校被授予的大多都是如何跟從歐洲建築風格,將時尚、趨勢、潮流、現代玻璃牆等冰冷的元素注入聳立的建築物中。而此時,無論你身在香港,或是紐約的街頭,抑或是其它現代化的城市,你可能分不清自己身在何處,甚至對現代建築感到陌生和隔離。當建築走到此時,是否大家已在追逐中走到盡頭?需要回過頭來反思:建築何為?


  2013「台灣式言談」首場於6月底在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舉辦。主辦單位邀請了台灣著名的建築師姚仁喜,與香港知名設計師及建築評論家等暢談「建築的自然融入與空間節奏」。首次有機會親聆設計大師講述其作品的設計過程,令筆者大開眼界。亦終於明白了:甚麼是建築。

  


大境自然——「蘭陽博物館」


  座落於台灣宜蘭烏石港的蘭陽博物館,是姚仁喜花了6年時間建成的作品。百年前曾熱鬧的漁港——石港春帆,船兒繞過黑石,可開到頭城。然而,滄海桑田,如今已變成一塊濕地,只能從點點痕跡中憑弔龜山島當年的美好記憶。


  台灣東北海邊很多單面頁岩和砂岩的立方體大石,經海水沖刷後,變成不一樣的層面。運用這些石頭的層面花紋,展示宜蘭特有的地質面貌:山、平原、海。姚仁喜形容博物館「好像在跟海裏面的龜山島有一個清楚的對話。」


  博物館分三個不同的空間,仿似海水沖刷石頭造成的虛與實的節奏,模仿當年頁岩和砂岩,每一塊石頭都經音樂人用手拼出來,寬度都跟音符有關。表現大自然侵蝕礁石的過程中,撞擊出的節奏和樂感,令人忍不住哼唱《四季》協奏曲。


  宜蘭常常下雨,石頭變濕,顏色和表情亦都會發生變化;清晨霞光、日間普照、落日餘暉,哪怕一天之內,博物館都呈現不同的顏色和樣貌。令姚仁喜動容的是,他常常看到阿公阿婆在那裏指指點點,欣賞館中景象。內觀遠望,都有許多熟悉的物品和美好回憶。姚仁喜說:「據統計,蘭陽博物館是台灣唯一一個公家博物館靠賣門票打平收入的。參觀的人多,網站也受歡迎,很多人去拍照留念。」


  為甚麼這麼成功?他說:「用電影比喻,大概它像是一個史詩的電影角色。沒有演壞。有山、平原、海、島,而且還有人文跟歷史,貫穿在裏面。」享受空間和節奏,姚仁喜形容自己的作品為「大境自然」。大的場景和建築物,人與建築及空間的對話。



心境自然——「法鼓山農禪寺」


  亦曾年少輕狂,但《西藏生死書》令一顆不安的心找回自己。篤信佛教,令姚仁喜的創作亦同時進入另一個境界,「輕鬆自在,不強求」。


  因緣際會,聖嚴法師生前親自交代姚仁喜做其定中所見的寺廟——台北法鼓山農禪寺,並且只給出六個字:「水中月,空中花。」


  前無古人先例可循,姚仁喜笑著形容,是他夢裏所見。於是,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座落於開渡平原的農禪寺水月道場於焉誕生。


  大大的水池,映照著寺廟,其後種植的綠樹遮擋了現代塵囂中的高速公路。姚仁喜切身感受到山傑地靈,環境的清幽帶給人內心的寧靜。他說,有父母帶著平常吵鬧的小孩,他竟然來到這裏能靜坐水邊很久,亦有人能在此地感受到一種心境的轉換。「我去過幾次,有人認出我後,留著淚和我說,建築很棒!很感動。」姚仁喜謙虛地說,建築本身沒甚麼,但令他驚喜的是設計後呈現的效果:當風吹過,水池後面的禪堂裏的一切都跟著動:水動、倒影動、禪堂裏面的帷幔動、倒影中的帷幔亦在動。或者「水中月,空中花」,佛教中所講的萬物皆為不實之存在,他有一點點碰觸到這種狀態。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對中國正體字的威力獨有領會的姚仁喜,竟然「瘋狂地」把整本《金剛經》以混凝土灌製出鏤空的5千多字,鐫刻在長廊外牆上。「佛之語以光的形式出現。」姚仁喜自嘲自己這個「傻瓜年輕人」的衝勁。他說,每次看到那個投射在牆上或反射於空中的字,身上都會起雞皮,感到震撼!


  夕陽西下,投入室內的光線將在大殿內牆的《心經》投射在圓柱上,光影流轉,字在轉,給人一種「梵文」之感。太陽從字裏透射出來,有人看到心經跑到「空中」,乃光經玻璃折射所致,卻增添了虛幻感。


  「做成一個景觀的道場,讓環境來做工作,讓環境來影響人生。」姚仁喜覺得這是一個心境的自然。可以讓人想靜下來,讓心休息一下。



夢境自然——「讓夢繼續做……」


  講到自然,姚仁喜引用一位佛教老師的話:「Because Nature is Natural。中國人說自然而然。一個空間能讓我們的心自然而然、輕鬆自在。」


  1971年,還是大學時代的姚仁喜,曾做過樂團主唱,發過音樂夢。順著建築之路,卻一直走到今天。然而,因緣際會,10年前他那股差點被熄滅的藝術之火再次被點燃時,2002年,他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建築獎展覽,不僅拍了電影還做了音樂。其後,他跑到紐約去學電影,短短的一個月內,他拍了4部電影。從寫劇本到拍攝、導演、剪接……在那重燃年輕夢想的時段,他寫了多個劇本。


  就在一個月前開幕的浙江烏鎮劇院,是姚仁喜的另一部代表作。構思源自於當地特產吉祥物「並蒂蓮」,他運用當地舊材料:舊木、舊石板、舊而有青苔的磚和城牆,再現十八、十九世紀原水鄉水墨山水畫般的景色。舊烏篷船,夾著霧氣,水鄉的夜晚在燈光照射下,亦真亦幻,似夢境般。可乘船入內,亦可陸路進入。「劇院本來就是人去做夢的地方,因為我們知道那是假的,但我們還是要去看。烏鎮又是一個像夢一樣的地方,所以,烏鎮大劇院最大的任務是讓你們的夢繼續做。所以,空間、氛圍都是不要驚醒夢中人。」


  滿足人們做夢的同時,建築設計家的夢亦同時在做。如他自己所描述的,「我發現,我喜歡把建築用電影的影像流動跟說故事越來越分不開了。」



體會自然——感受人文元素


  香港知名建築評論家盧林對姚仁喜有這樣的評價:你不是在做建築,你是一個藝術家、音樂家、編劇、導演。盧林分享和姚仁喜相處過程中的感受。他感喟,當香港建築大獎的評審員大多以房子的外觀是否漂亮來做評判標準時,卻很少有人講建築與人的關係。姚仁喜令他懂得如何欣賞建築:欣賞空間,體會簡單的生活。


  姚仁喜說他是一個性格孤僻不喜與人貼在一起的人,亦是一個「喜歡用長鏡頭觀察」這個社會的人。「我們在做建築時,其實,它是一個長距離的一種關照,而不是一個短距離的參與。我們的任務是把空間做出來。我在做很多想像的時候,我會想像很多事情在裏面發生,可是這個時候,又要接受一種包容。因為我是在做一個容器,它可以包容各種東西。」


  香港知名設計師劉小康說:「過去曾有很多世界一流的建築師在香港建築,可是他們卻都沒有關心過我們。沒有關注我們人與我們的文化。」


  或者,對神佛的信仰,令姚仁喜在內觀的過程中,更多領悟人生的真諦,使他在建築與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在個人修行中,他體會到精神與修持是一致的關係。「因為當你在自由的狀態下,你才能創作出自然而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