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香港如何吃?

  • 開始日期:2008-09-05 00:00~2008-09-05 00:00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

地圖:map

主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食物是生活的品味,美饌佳餚更是人人喜愛,在食指大動之餘,其實還蘊含許多值得深入討論的話題。





  香港美食譽滿全球,而台灣美食亦聞名遐邇,兩地飲食的流派傳承、新舊交替及推廣手法,勢必有所不同。跨媒體創作人歐陽應霽經常受邀前往台灣演講及參與評審,對兩地美食文化如數家珍,藉由他的觀察,細說美味背後的故事。







演講內容摘要:





  香港每天都有超過 20 篇與食物有關的新聞,市民不應只了解怎樣烹調食物,更應了解食物背後的故事。





  香港受禽流感影響,在 2001 及 2002 年曾大規模屠殺活雞,以杜絕禽流感傳播。至 2008 年港府更要求雞販每天要賣光活雞及交出牌照。





  由於香港在兩、三年前已沒有可種稻米的農地,大量耕牛被遺棄,雖然有些被洋洋買回,但仍有不少牛隻在郊外流浪,故流浪牛的現狀及如何對待牠們是值得討論的話題。





  在傳統菜市場內,每天均可看到人來人往真實活動的情況,是城市中最大能量的地方,例如可看到主婦在買菜時議價,或向檔主討教不懂的地方。而且菜市場內有販售外國食物的店舖,透過這些店可接觸不同外國文化,了解外國人的生活實態。但在舊區重建時,菜市場的去留及保存便成為需要大眾共同關心的話題。





  香港對廚師及從事飲食業的人進行培訓,例如中華廚藝學院,每年均有不少優秀人才畢業,但大多數學生畢業後選擇到五星級酒店或西餐廳工作,中菜未來發展存有隱憂。





  因此,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亦應關心食物背後的問題,及思索香港飲食業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