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醫學與人生

  • 開始日期:2008-08-29 00:00~2008-08-29 00:00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

地圖:map

合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亞太台商聯合總會







  醫學是理性而可以重複試驗的嚴謹科學,人生則是充滿感性與不確定的如寄逆旅。兩者本質似是互相矛盾,然醫學處理的是生老病死這四個人生所無法避免的課題,因此兩者實乃密切相關。




  詹啟賢先生於醫政與醫療均多所貢獻,望重杏林,乃醫界耆宿。今年四川大地震後曾親率台灣慈濟醫療團隊前往地震災區救援,更是胸懷慈憫大愛,他經由近距離面對人生的四個縮影,對人生自別有視野與燭見。







演講內容摘要

  醫學與人生互相矛盾,醫學講求科學,著重理論;而人生是感性的,同樣的事情再發生,結果卻不同。然而,它們是密不可分的,因為人生逃不過生老病死,而這些都跟醫學有關。

• 生:生命的開始隨著醫學、宗教及哲學觀而有所不同。醫學角度上,生命的開始是精子和卵子結合的時候,但有些宗教則認為母親懷孕時感到胎動,或青年在成年禮後才算是生命的開始。

• 老:台灣民眾的平均年齡從以前的 58 歲延長至 78 歲,老的定義隨著醫學發展而改變。

• 病:人在經過重病後才能體會生命,重新檢視過去,規劃將來。醫師沒有病過則不能體會生病的痛苦,成為好的關懷者。

• 死:醫學再進步也只能告訴人因為甚麼而死,而不能知道人為甚麼要死。

  台灣醫學跟宗教亦分不開,3 百多年前西方商船及傳教士從南部進入台灣,帶來基督教及醫學,18 世紀下半葉,傳教士並先後在台南、彰化與淡水開設醫館 ( 分別為新樓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及馬偕醫院的前身 ) 。日據時期開始醫學教學,建立醫院及設立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培養醫師,使西方醫學在台灣扎根。台灣光復以後,由於經濟發展,民眾對醫療需求增加,其他醫學院紛紛建立,如台北醫學院、高雄醫學院及中山醫學院等。現今台灣醫療照顧完善,在亞洲更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