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由海基雙十開講兩岸未來—兩岸關係的文化基因



主講:亞太台商聯合總會潘漢唐總會長



主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亞太台商聯合總會



地點: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演講內容摘要:





  我常常講到兩岸關係的時候,為了讓大家能夠記得,我將它分成4個階段,第一段是1978年底中共第11屆三中全會,那個時候兩岸之間算是有交流的可能,這個時間稱之為「起」,接著到1987年12月時台灣正式採用馬英九先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文件-「穎考專案」,開始對大陸探親,間接地可進行投資與貿易,這段時間我稱之為「承」,然後1996年兩岸之間有了危機,我稱這段時間為「轉」,到了2005年4月29日,剛好是辜汪會談的12年後,胡錦濤與連戰會面,從這個時候,國民黨脫開泛綠政權的箇舊,展開兩岸新的時代,這段時間我稱之為「合」,「合」的時代一直到現在,很像寫文章的方式-「起、承、轉、合」。

  在兩岸交流方面是從「穎考專案」開始,其實這個專案是有很多的文化意涵在裡面,在1987年台灣宣佈廢止「戒嚴」之後,兩岸正式開始交流,每年到大陸就有幾萬人,蔣經國總統請馬英九先生擬了一個專案,叫「穎考專案」,其名出於《春秋》之〈鄭白克段於鄢〉,也是我們常讀的古文觀止的第一篇,這個專案變成兩岸之間非常重要的連屬文件,但它有很深的文化意涵在裡面。

  不管怎麼樣,我覺得兩岸之間的交流有著某種程度的藝術性,在台灣方面有于右任作的這首詩-「不信青春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低迴海上成功宴,萬里江山酒一杯」,這是焦仁和與幾位祕書長常用的;蘇東坡這一首是兩邊都用的,最常用的是這一首-「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就是兩岸吵吵鬧鬧幾十年,結果也無風雨也無晴;另一首是吳敦義先生最喜歡用的,是王安石作的「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最主要是下面兩句,我簡單地講台灣地位雖然小,雖然比較弱,但是有高度,站在烏雲之外,不受烏雲所遮蔽。

  因為我們現在所舉辦的活動是與辛亥革命有關係,所以我還是提一些與國父孫中山先生有關的思想,在18世紀中的時候,1798年法國大革命那段時間所提出來的口號,他們用的旗幟都是藍、白、紅,它所代表的含意是-「Liberty」(自由)、「Equity」(平等)、「Fraternity」(博愛),再過了70多年,在林肯總統的時候最有名的一句話是「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這句話實際上很重要,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對中國援助的時候,我看過一篇報導,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是與美國立國的精神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民族」、「民權」、「民生」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在美國的內部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吸引了很多的美國群眾來支持中國對日抗戰,接著再過一百年在台灣的發展,「民主」、「民權」、「民生」被用成「倫理」、「民主」、「科學」,又是一個新時代的更名,現在台灣常常提出來的「自由」、「平等」、「均富」,有時會加一個「繁榮」,其實都是與前面的「民主」、「民權」、「民生」與「自由」、「平等」、「博愛」,以及為什麼用是藍、白、紅旗幟都是一樣,法國與美國的旗幟都是藍、白、紅,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來源都是一樣的。

  今天到21世紀台灣的優勢與價值那裡?其實與前面是一脈相承,是18世紀的政治、經濟、社會的主流價值,演變到現在台灣的文化價值,民主精神與科學方法有效地進入到每個家庭,進入整個的社會,每個人的心裡面,才是真是台灣的價值所在,也就是我們常講的台灣的軟實力,由於經由台灣的軟實力與中國大陸的交流,將來可以讓台灣的軟實力逐漸地變成兩岸的巧實力(Smart Power),才能真正地有一天,像我們引用孫中山的一句話-「振興中華、再造漢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