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先生的思想體系有三大特色:有因襲中國固有之思想,也融合歐美學說事蹟,以及他獨見之創獲者。三民主義一詞,狹義言之係指民國13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演講之十六內容。廣義而言,則指「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建國大綱」、「建國方略」(孫文學說、實業計畫、民權初步)及其他演講著述,全部建國思想包括在內。他的三民主義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例如他希望人民團結一致(民族),民主和平(民權)與吃得飽(民生)是人最基本的問題。民生主義是主張民生均富、社會福利,注重和平正義的市場經濟,是最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權主義是老百姓當家主,是主張民主憲政,反對獨裁和專政,所以推翻千年的專政;民族主義是要中國在世界上有尊嚴,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人都要有一點地位和人的基本欲望,所以三民主義是永遠不會被淘汰。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被讚美為中國人的聖經,媲美英國的「大憲章」、美國的「獨立宣言」。德國的政治學教授海法特(H. Herrfahrdt)認為:「中國今天唯一的自救是要保持孫中山的精神,兩岸雙方都應為中國人服務,不要為外來思想來犧牲,不要把中國的任何部分變成外國的附庸,要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模仿別人的花樣,只有孫中山的路線,雙方才可接近。」美國政治學者林白克(Paul M. Linbarger)曾說:「中山先生是世界上第一位,為今日世界許多新興國家制定了一套具體可行的必要步驟,使之成為現代國家的思想先驅,留給世界的一套意識形態及計畫對各國的重要性,與過去和未來中國的重要性毫無二致。」 我們應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孫中山的和平發展思想與全球化國際戰略思想,作為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將予繼承和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