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
地圖:
協辦:智度會弘法慈善基金
為學與做人,智慧與修養,是人生的大功課,大學問,也是值得一輩子追求的人生志業。
去年盛暑,理工大學潘宗光校長在光華以「心經」為題作專題演講,並在全場觀眾的熱切力邀下,與我們訂下後會之期。 六月十三日(星期五)晚上,潘校長將以儒、釋、道為基礎,由他的親證親悟,揭示為學與做人、智慧與修養的珠璣妙諦。 請您來分享。
潘宗光,香港出生,曾任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兼理學院院長,1991年起擔任香港理工 大學 校長。香港大學畢業,獲一級榮譽學士及一級榮譽理學士深造學位,旋負笈英國,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再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除教職外,更 歷任立法局議員、科技委員會創會主席等多項重要公職。
榮譽: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特許化驗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非官守太平紳士、特區金紫荊星章。1985年及1991年獲瑞典皇家科學院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著作: 心經與生活智慧、佛教與人生、佛教與企業管理
演講內容摘要:
• 儘管現今社會資源充足、科技資訊發達,但人的生活未必快樂,人們每每被物質享受、名利和權力所支配;而成就高,亦會容易執著。故此,無論教學理念或個人學習的成長過程,須要軟、硬實力並重。「硬實力」 (Hard Power) 和「軟實力」 (Soft Power) 是哈佛大學奈 伊 教授 (Joseph S. Nyr Jr.) 所提出的概念。「硬實力」代表學問、知識及技能,然而做人行事,擁有「硬實力」是不足夠,還須不斷增強「軟實力」,即著重品德規範,培養智慧和慈悲心的,以創造和諧的生活。而培養人格品德和智慧,正是儒、道、釋三家思想的共通目標。
• 佛學所講的「明心見性」、儒家的「修心養性」與及道家的 「識心見性」 ,都不離修煉「心」、「性」。《大學》開篇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關於培養高尚的人格品德。而《道德經》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指人修煉身心,須學習依循「道」的運作,不能破壞萬物及自然的平衝規律。
• 《道德經》說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符合「軟、硬實力」的概念。「為學日益」代表不斷追求精進學問和技術知識「硬實力」;「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代表追求智慧,並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地修養心性,減除雜念。這一來,自然使智慧和慈悲之心得以提昇,「以至於無為」,將「軟、硬實力」熔於一爐、衝破框框、界限,達至「無為」、無極的忘我境界。
• 由於人容易執著,用自我的主觀價值加於其他事物身上,也造成問題。故此,修煉心性,有助學習包容和放下執著,如《道德經》提及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修煉同時也學習認清任何事物是沒有絕對的,如 莊子所說 的「有用之害,無用之用」,所謂「有用」和「無用」,都是相對的。而 莊子主張的 「外化而內不化」,是指無論外在環境有什麼改變,在生活遇到多少阻力,如是非煩惱、或名利得失,都要堅持內在的品德價值。
• 佛學方面,所謂「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與及「六波羅密」- 佈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與智慧、都是藉不斷地修持,解脫人的「貪」、「瞋」、「癡」的煩惱根源,修煉智慧和慈悲心。
• 關於修養心性的方法,有各種不同的方法,例如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然而,每個人採用的方法,都可以各有不同,沒有絕對。
• 許多富趣味性的典故和生活實例,其實都帶有儒、道、釋智慧修養的深層意義,例如窮秀才夢中三幅畫的故事,深入淺出地說明每個人的想法,決定自己的生活,智者應知所取捨。
• 世事瞬息萬變,沒有人能預知未來,但應該抱著積極的態度,珍惜眼前,掌握機會,發掘個人潛能,盡量發揮智慧和佛性,以「軟實力」平衡「硬實力」,以為將來奠定最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