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光華「城市探戈」講座 感性來自無常

  • 開始日期:2005-10-19 00:00~2005-10-19 00:00

地點:香港灣仔港灣道 18 號 中環廣場 49 樓

地圖:map

主講人:鄭愁予



相信您一定記得他那首譽滿詩壇的名作「錯誤」︰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





  有人概括鄭愁予詩的風格為婉約派,又有人稱他為「浪子詩人」。鄭愁予自己卻認為,很少論者真正觸及到他的寫作精神,影響他最深的其實是傳統的任俠精神,還有就是無常觀。這一次機緣特殊,他就是要和各位光華的好朋友暢談他詩作的內涵──「感性來自無常」。







鄭愁予個人簡介 :





  1933 年鄭愁予出生於山東濟南,抗戰期間,隨母親轉徙內地各處,避難途中,由母親教讀古詩詞。 15 歲開始創作新詩,不過,他說自己完全沒有襲取古典詩的遺產,大家認為他的詩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為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但詩的語言主要是白話,表現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體驗。





  他在 1949 年與家人遷往台灣,在中興大學畢業後,在台灣出版第一本詩集《夢土上》,早期詩作多為關懷社會的詩。 1968 年,鄭愁予 35 歲,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參加「國際寫作計劃」, 1972 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現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







主要作品︰





《夢土上》

鄭愁予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詩集, 1955 年現代詩社出版。

《衣缽》

1961 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是該館出版的第一本詩集。

《窗外的女奴》

1968 年台灣十月出版社出版。

《鄭愁予詩選集》

1974 年志文出版社出版,楊牧編,並撰〈鄭愁予傳奇〉一文 代序。

《鄭愁予詩集 I 》

收錄鄭愁予 1951-1968 年的詩作, 1979 年洪範出版社出版。

《燕人行》

1980 年洪範出版社出版,紀念鄭愁予當年在衡陽搞的刊物 《燕子》和成立的燕子社。

《鄭愁予詩選》

1984 年北京友誼出版社出版。

《雪的可能》

1985 年洪範出版社出版。

《蒔花剎那》

1985 年香港三聯書店出版,彥火主編。

《寂寞的人坐看花》

1993 年洪範出版社出版,收詩作 81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