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台灣減廢經驗分享會暨《台灣有金執》e-book 發布會



主講: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羅智成主任

   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環保幹事陳宜卓先生

   香港地球之友代表





主辦:香港地球之友



協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佛教慈濟基金會香港分會





地點: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演講內容摘要:

香港地球之友代表

  香港的廢物製造量比台灣及其他歐美發達國家多約兩倍,其中被丟棄的紙及塑膠等究竟是廢物還是資源,它們應否在堆填區出現?我們是否有很多工作沒做?台灣人口是香港的三倍以上,但香港的都市固體廢物只比台灣少約二千公噸,而且台灣廢物製造量及處理量亦比香港少。既然台灣減廢措施成效不俗,香港是否可向台灣學習?

  台灣實施「垃圾不落地」政策,並推行強制垃圾分類政策,清潔工人會在指定日回收平面類或立體類資源及廚餘。台灣的廚餘回收中心以生廚餘做成飼料餵飼雞隻,農莊亦使用以廚餘做成的肥料,因此它不單是廚餘中心,還可以有教育用途。政府亦推出計畫讓公眾參與回收,例如「螞蟻雄兵計畫」是由政府提供回收桶及技術支援,讓市民自行製造肥料使用。台灣的「生產者責任制」法規設立回收基金以補貼下游的回收商,讓他們在電子廢物處理廠從手機、冰箱等電子廢物的電路板提煉黃金。台灣的洗手間內亦設置電池回收箱,可見他們在回收方面不放過任何細微機會。我們到台灣考察時印象最深刻的是台灣全民參與及公民責任的體現,及台灣人對垃圾分類回收成效的滿足感與自豪。

陳宜卓先生


  慈濟環保走了二十年,「從一雙手開始」,意思是環保應由自己切實執行。慈濟在台灣有4500個環保站,它們可在公眾參與時作情景教育。環保志工在參與資源回收後生命出現很大改變,例如使原本覺得自己沒有用的人會產生使命感及成就感。慈濟在香港的環保站只啟用了一年多,以回收塑膠為主,但我們做回收並不著重經濟利益,而是希望做到啟發作用,為社會作出貢獻。慈濟亦在香港發展11個移動環保點,參與的志工愈來愈多,從中可看到只需要有一個團體去帶動,很多人都會身體力行做環保。我們做資源回收只是一個視相,背後的意義是啟動心靈轉變,志工在回收站看到堆積如山的物資,會思考為甚麼都市廢物會這麼多,而且這些物資還可以使用。假如我們可以在民間推動人人做環保,以有形的事讓人參與,使人的心靈及習慣慢慢改變,繼而改變環境,環保問題應可被解決。

羅智成主任


  追著垃圾車倒垃圾幾乎是全台灣每一個人都有的經驗,它不只是衛生的技術問題,更像是生活價值及態度。環保不只是單純的清潔或垃圾問題,而是更現代的人之生活態度問題。台灣在生態環保方面跑最快的是早年的生態環保社會運動者,自從美國生態學家發表《寂靜的春天》後,引起台灣社會很大迴響,民眾開始減少使用農藥及肥料。環保先驅者如劉克襄、朱天心等提出很多新觀念,而且台灣有各種社會運動團體,可以創造出討論空間來商討環保議題。台北特有的鄰里制度是一個很好的動員機制,而且慈濟及其他宗教團體在慈善或全球問題上都習慣動員,久而久之形成一個公民社會,事情不需要等政府來做,可以從自己做起。減廢措施在台灣推行時沒有遇到太大阻力,它好像是某種特有的生活文化,而最珍貴的事是市民透過一個非常棒的事情動員起來,使社會更團結。